序:俞敏洪,曾經的復讀生,升級了無數學子的人生;他從未在國外呆過,但他建立了一支多國艦隊。他用26個字母縮小了此岸與彼岸的距離。胸懷天下,志在東方。一個善于在演講中激勵學生的“追夢大師”,一個沒有架子、允許員工“取笑”他的億萬富翁,一個創業合伙人騎在他頭上卻不得不服氣的校長。
俞敏洪,男,漢族,1962年出生,江蘇江陰人。畢業于北京大學西文系,大學學歷。1985年任北京大學外語系教師,1993年創辦北京新東方學校,2003年成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。新東方教育集團的巨大成功成就了俞敏洪神話。很多人稱他為“留學教父”、“最有錢的老師”。但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馮侖先生的一句話卻頗有深意:“新東方的成長秘訣:三流文人+流氓精神。”特別是這種痞子精神,總結的非常精準。俞敏洪對此也不諱言。他認為一個創業的人要想成功,必須要有點痞子精神。
我相信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知道俞敏洪。在國內一些大學生、留學生、白領的心目中,他的形象就像神一樣,他們“崇拜”他。曾經有人抱怨俞敏洪的“粉絲”甚至不允許別人用“中性語言”描述他。據估計,70%的海外中國學生是新東方學生。在中國,大學生如果沒聽過俞敏洪的演講,會被視為落伍者。在當代中國知識分子“下海”的大潮中,俞敏洪具有標志性的意義。2006年,新東方在美國上市。作為新東方創始人,俞敏洪財富劇增,成為“中國最富有的老師”。俞敏洪在這個“神話”的背后扮演著怎樣的角色?真實的他是什么樣的?他是一個好老師還是一個偶然成功的商人?還是被迫無所事事的“流氓”?新東方集團創始人俞敏洪的創業故事
“北大是一個讓我百感交集的地方。”俞敏洪對北大的感情可以用“百感交集,愛恨交織”來形容。北大給了他什么?每當談起北大,他似乎都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恨意。說說他是怎么被北大邊緣化的,怎么被忽視的。他有一段精彩的自我控訴:“我進大學的時候,從來沒有一個女生愛上過我。我是個失敗者。”我在北大教書七年了,還是一個失敗者。我在北大十年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活動,也沒有加入過任何團體,我是一個失敗者。”當然,他也承認北大對自己的影響:“沒有北大,就沒有新東方。現在新東方的一些精神,或者說一些做事的方式,坦率地融入了北大的精神。“很多時候,屈辱和壓抑會讓一個人爆發,俞敏洪的經歷也不過如此。據說當年他經常一天背十幾個小時的英語,因為英語老師曾經在公開場合說過,他的英語“只能聽懂俞敏洪 3個單詞”。
在北大教了四年書,俞敏洪終于有了一套10平米的房子,這讓他決定為北大奉獻一生。但是看到同學朋友紛紛出國后,他也忍不住了,開始準備出國。經過三年半的努力,他失去了留學的夢想。為了謀生,賺點錢繼續自己的出國夢,俞敏洪在校外開了一個托福班,高高興興地忙著自己的出國費用。神常常戲弄那些剛剛燃起希望的人。這一次,對俞敏洪的打擊是毀滅性的。1990年的一個秋夜,細雨濺在靜靜的未名湖上,激起漣漪,在夜色中蔓延。俞敏洪喝著小酒,和朋友愉快的聊天,描繪著他逐漸清晰的出國夢。北大的高音喇叭,此刻一如既往的播放著校園晚播。“你聽你的。老余,說你呢!”朋友驚呼。原來電臺正在播對俞敏洪的處罰決定。北大以如此極端的方式宣布了對英語系老師“俞敏洪”的處分,其中處分理由有四五條,最主要的是以北大名義私自辦學。這個處罰決定通過擴音器連續播放了三天,北大有線電視臺連續播放了半個月。處罰通知被鎖在北大著名的三角地窗口一個半月。處罰的突然襲擊,而且方式和程度如此激烈,可見校方的震怒。北大的這種“禮遇”讓顏面掃地的俞敏洪不得不選擇離開。“北大踢我。當時我滿心怨恨,現在卻滿懷感激。”他是這樣解釋的:“如果繼續下去,我現在可能是北大英語系的副教授。”然而在當時,這個被趕出家門的北大老師選擇了做一個“個體戶”。
俞敏洪的同事,新東方的杜麗,說話幽默,很到位:“老余被北大處分了。作為一個三流文人,她想保持一個文人的尊嚴,但又缺乏一流文人的品格,所以不敢沉入未名湖。所以退而求其次就是辭職,成為一名逃犯。這叫被殺而生。”然而,正是這一次“落草”,激發了俞敏洪的流氓精神,他被北大“逼上梁山”,從此走上了一條“不歸路”。
俞敏洪離開北大后,我開始思考如何營銷自己和自己的培訓課程,學會與社會和政府中的各種人打交道。一個書生從此踏入江湖。在新東方美國上市,俞敏洪是新晉億萬富翁。有人說他是中國最成功的老師,有人說他是純粹的商人。結合這兩個角色,俞敏洪的路并不容易。
北京時間9月8日,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在紐交所上市,首日收盤20.88美元。以俞敏洪資產持有公司31.18%股份(4400萬股)的新東方董事長,一躍超過10億人民幣,成為中國最富有的老師。
新東方作為國內最大的英語培訓機構,名氣很大。十幾年來,幫助了數萬名年輕人實現了出國夢,也有很多學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。有人評論說,“在中國,沒有一個企業能像新東方一樣,站在幾十萬年輕人的命運和東西方交流的轉折點上,對中國的社會進步起到如此直接而顯著的作用。”
這種贊譽在現在看來或許并不為過,但對于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來說,當初并沒有這樣的“才華橫溢”。
【失意的80后】
“俞敏洪”的教學風格被學生們總結為“啟發性”。他經常用的一個例子是他自己的經歷。
1978年,高考失利后,俞敏洪回到家鄉養豬種地。由于知識基礎薄弱等原因,俞敏洪第一次高考慘敗,英語只考了33分;第二年,我又考了一次,英語考了55分,所以在孫山還是名不副實。那時候俞敏洪還沒有遠大志向。作為一個農民的孩子,離開農村到城市生活是他的夢想,而高考是當時離開農村的唯一途徑。盡管生活條件艱苦,俞敏洪依然在微弱的煤油燈下堅持學習。
1979年縣里辦了個外語輔導班,俞敏洪擠進去。這是他第一次學習外語。住在30人的大房子里,俞敏洪的感覺就是在天堂:可以在電燈下學習閱讀一整天。到第二年春節,俞敏洪已經進入班級前幾名。
好事多磨。1980年,俞敏洪堅持考了三年,終于考上了北大西班牙語系。
在北大,俞敏洪是班上唯一一個來自農村的學生。起初,他不會說普通話。結果他從A班轉到了很差的c班,第三年肺結核讓俞敏洪又休學了一年,人也變瘦了。
1985年,俞敏洪畢業留在北大當老師。接下來的兩年很平淡。中國隨后的留學熱潮,讓俞敏洪有了出國的想法。1988年托福+1高分,但就在他全力以赴爭取出國的時候,美國收緊了對華留學政策。在接下來的兩年里,中國留美學生人數大幅減少。此外,他在北大的學習成績也不算優秀。經過三年半的努力,他的留美夢化為泡影,所有積蓄也一起逝去。
為了謀生,俞敏洪去了北大外面兼職教書。后來有同學出去辦托福班賺國外學費。1990年秋,“俞敏洪”的如意算盤破滅:北京大學因以學校名義私自辦學,在校園廣播、有線電視和三角地著名窗口高調宣布了“俞敏洪”的處分決定。對于這一點,俞敏洪沒有任何心理準備。
[被迫下海]
1991年,俞敏洪被迫辭去北大英語老師職務。為了面子,他不得不離開北大,人生和前途似乎一片黑暗。但正是這些折磨讓他找到了新的機會。盡管留學失敗,俞敏洪對出國的考試和流程了如指掌;雖然沒有臉留在北大,但是對培訓行業越來越熟悉。
離開北大后,俞敏洪開始在一個叫東方大學的私立學校辦培訓班。學校發牌子的時候,他交了15%的管理費。這一年他29歲。他的目標是賺一筆學費,擺脫生活困境,然后像他的同學朋友一樣去美國留學。
盧躍剛在他的《東方馬車》一書中生動地描述了“俞敏洪”的創業經歷:他在中關村第二小學租了一間平房作為教室,外面擺了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,“東方大學英語培訓班”正式成立。第一天來了兩個同學,看牌子大到“東方大學英語培訓部”。只有俞敏洪對情侶,破桌子,破椅子,破平房。收銀臺很干凈,沒人看見。學生們很懷疑。俞敏洪我一看,趕緊推銷自己,像個江湖騙子。我用堅不可摧的舌頭,讓兩個學生留下錢。夫妻倆其樂融融,兩個學生回來了。他們心里不踏實,想把錢要回來...
盡管困難重重,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,俞敏洪培訓班也逐漸有了起色。
看到培訓班越來越火,俞敏洪漸漸有了自己辦班的想法。1993年,俞敏洪在一間10平米的平房里創辦了北京新東方學校。
俞敏洪說了,最開始新東方的成立只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,每天多賺點錢。作為一個男人,快到三十歲了,連自己喜歡的書都買不到,連給老婆買條像樣的裙子都買不到。他全家無家可歸,連家人都談不上。他羞于活在世上。當時他曾經對自己說:只要能掙到10萬,下半輩子就什么都不做。新東方集團創始人俞敏洪的創業故事
如今,新東方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辦教育服務機構,擁有25所學校、111個學習中心和13家書店,在24個城市擁有約1700名教師。目前,共有300萬學生參加了新東方培訓,僅今年就有87.2萬人。外語培訓和考試輔導課程占新東方收入的89%,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和增長動力。
俞敏洪說,“新東方走到今天不是我的預料,因為一開始只是為了謀生,招幾個學生辦個小補習班。今天,新東方有了更多的期待,希望用自己的行為和思想,為中國學生、為中國教育、為中國的未來做更多的事情。”新東方為什么能在競爭激烈的英語培訓市場脫穎而出?俞敏洪說他最成功的決定是把那些比他優秀的海外朋友請回來。
創業是一,就像游泳一樣,自己跳進水里就行了。創業,實踐比理論重要。同時,這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。對于創業的人來說,開弓就很難回頭。一旦選擇了創業,可能就再也不想回到原來的生活了。也許這就是創業的魅力,它帶來的是刺激、挑戰和自由。
創業每個人都是有能力的,同時也要有行動才能成功。
我考上北大后,很想談戀愛,但是不知道怎么談,就買了很多戀愛書看。但是直到大學畢業,我還是一次都沒有談過戀愛。這就是我想說的。光看書沒用。那時候背了無數的戀愛招數,但是走在女生面前就慫了,所以一個都沒用過。當我大學畢業,后來在北大當了老師,我變得自信了。我沒有用書中的任何愛情伎倆,我成功追求到了第一個女孩。現在她是我的妻子。對此我感到非常抱歉。創業也是如此。實踐比理論更重要。
當然,有理論指導很重要,尤其是有戀愛經驗的人告訴你怎么談戀愛。比如,孫陶然不僅談了一場戀愛,還談了很多次,從藍色光標,恒基兆業,到拉卡拉。這三家公司都做得非常成功。好像他有資格告訴你怎么做創業。但是看了他的書,好像36條真的太多了。等我讀到第36條的時候,我早就忘了第一條是什么了。
創業是一,就像游泳一樣,自己跳進水里就行了。只是跳的時候要稍微注意一點。不會游泳的話,跳下去就是無底的大海。這個時候如果沒人救你,你就沒命了。你可以從能摸到池底的游泳池開始學游泳。在你會游泳之后,你可以游向大海。
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,我從運河里學會了游泳。農村渠道,水很淺,但夏天有水。放水后,我在里面撲騰,慢慢撲騰到池塘和河里,再撲騰到長江里。當我8歲的時候,我游過長江。現在,我在海里游泳,基本上可以一直游下去。除非我趕上鯊魚,否則我無能為力。
創業也是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。但是如果有人幫助你,比如孫陶然和我,你可以變得勇敢和自信。兒子在訓練游泳的時候就是這種情況。當他上來的時候,他夠不到底,而我能摸到底,所以他拼命地撲騰,所以他學游泳的速度比我小時候快多了。
這涉及到創業的兩個要素。第一要素:你必須從安全的地方開始。創業不是大躍進,也不是一上來就大的。創業應該是很專注的,從小事做起,逐漸變成大事。對你來說更安全。當然,創業的起點可以不同。如果都是自己做,可以慢慢從零開始。我相信藍色光標一開始并沒有多少錢,只是幾個朋友賺了一點錢,因為當時國內還沒有投資界。我從當時120塊錢的月薪里做了一個新東方,從60塊錢里拿錢買了10盤英語磁帶。為此,我和妻子大吵大鬧。但是一個月的生活費在120元,我突然一天就花了60元。在老婆心里,我永遠都是個失敗者,花出去的錢都掙不回來。這是我之前在老婆心目中的形象。但是我說,這一次,我一定要成功。當然,我后來真的成功了創業。
就像游泳一樣,從一條小河溝里開始游,這樣即使失敗也不會丟了性命。現在你可以大膽了。通過大膽,你要告訴我們投資人,你會成為一個游泳健將,但你還不會游泳。你得告訴我們你的商業計劃和商業模式。如果真的有什么東西束縛了你,我們可以給你安排一個游泳池或者大海,給你資金,保護你。還是在游泳?這就是我們投資人的角色。
我也投資了一些大的創新項目。我把自己看做一名教練。我們不給你一筆錢,說自己去游泳。這個特別不靠譜,因為一大批年輕人,你給他錢。這就好像你告訴他給你一片海,你自己去游泳。結果他沒到水底就淹死了。
每次投資一個項目,我們都把自己當成教練,只是教練的方式不同。我是實戰出身的,創業代表你真的想跳進水里,這很重要。你必須跳。
第二,一旦創業開始,就很難回頭了。原因很簡單。創業是家犬變成狼的過程。從小到大,需要學習,相對安全。不管你成績好不好,老板每個月下班都會給你發工資,不管你對老板有沒有意見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你始終處于一個安全的范圍內。創業其實就是突然把你從游泳池扔到海里的過程。一旦下海,只要你習慣了在海里游泳,你肯定不會再選擇游泳池。
現在你讓我回北大當老師當教授,幾乎不靠譜。我寧愿窮要飯,也不會回北大當老師。我寧愿把我的錢捐給北京大學。北大曾經跟我說,你資助北大,給你起了三棟樓的名字,一棟叫俞樓,一棟叫閔樓,一棟叫洪樓。我說我的錢不是用來蓋樓的,是用來支撐中國可能還沒有出現的一代代企業英雄的。這是我對我的錢的定義。我支持這幾代企業英雄。如果不行,那我也愿意,因為畢竟錢用在了該用的地方——用在創業人身上。
我是個紳士,至少表面上是,但我們的內心真的很狂野。養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,從北大這樣的學術氛圍中走出來之后,原來外面的世界真的符合一個個體可以奮斗的世界。
馬云也當了五六年老師,也和我一樣上過英語培訓班。我做事成功的概率其實比馬云高。但是大概率成功并不代表以后事情可以更大。馬云的阿里巴巴是他的第五家公司。我們幾乎同時開始了培訓班。兩年后,我的培訓班從13人變成5000人,他的培訓班從20人變成最后20人。然后,他又開了一家翻譯公司和中國黃頁,后來和朋友去北京又開了一家公司。四家公司都不太成功,他最后做了阿里巴巴。
這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。馬云沒說之前的四家公司都失敗了,我回去當老師了。原因是他的心已經瘋了。當狗變成狼的時候,雖然比狗生存困難得多,但是他吃了最后一餐沒有下一餐。從北大出來的時候,心里充滿了恐懼,因為這個月的工資再也發不出來了,但是一旦你習慣了狼的生活,你幾乎不可能再回到正常的狗的狀態。我也鼓勵這種狀態。人的一生是一種拓展,一種刺激,一種在未知道路上的探索。當你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時,你的生活會有驚喜。當然,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困難、痛苦和絕望。根據美國心理學研究的最終結論,如果一個人在奮進的道路上遇到了困難、艱辛和絕望,并由此創造和培養了自己的毅力能力和思維模式——任何困難、艱辛和絕望都是你未來做出大事的必然準備。美國人花了幾千萬美元研究,得出的結論就是孟說的:“天將大任于斯人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其身……”。一旦有了這樣的心態,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。一旦你進入了大海,進入了狂野的狀態,你就會不由自主地發展出這種心智模式。后來我能一步步做出新東方,就是因為這樣的心智模式。
總結我人生中的幾次挫折,后來發現這些挫折對我來說都是好事。前兩年高考失利,第三年考上北大;我在大學得了肺結核,以為我的人生從此就完了。結果在醫院讀了300多本書,背了10000多個英語單詞,成了我們班詞匯量最大的人。因為我詞匯量最大,所以留在了學校,當了老師。因為詞匯量大,我是國內第一個教GRE詞匯的。因為教GRE詞匯,所以想創辦新東方。
那些相反的東西是你生存道路的另一種新的表現。大家都在《中國合伙人》這部電影中看到了程。程由黃曉明飾演,黃曉明飾演的“我”多次獲獎。我其實沒被邀請參加這個婚禮(笑)。程在美國大使館高喊“美國人民需要我”。我沒那么賤。我沒有那樣喊,但我確實說了“我需要美國”。我去了美國大使館三次,都拒絕簽字。那時候感覺朋友都在國外,老婆天天在家嘮叨“誰跟誰又出去了。”我當時覺得很慘。如果我去了美國,現在頂多是美國大學的教授,連終身教授都算不上。所以我不得不呆在中國。但是,我感覺好像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了,但是天無絕人之路。結果新東方出來了,我后來也改變了心智模式。所以,生活中的任何等待、絕望、痛苦,都可能反過來讓你的整個人生變得更加完美和圓滿。這樣想的話,遇到很多事情就敢走下去,敢探索。
如果創業失敗了,想想馬立克云,馬云的阿里巴巴,最后別無選擇,只能把所有的朋友重新招回杭。在一個小別墅里,馬云對所有人說,這是我們的第五家公司,我們一定能把它做成世界上最大的公司。我不知道他哪來的這種自信。當時十八羅漢聽他演講的時候,心里大概是不信的。他不信,只好把錢拿出來,于是成立了一個50萬人民幣的小公司。當時是1999年,新東方的存款已經達到3000萬人民幣。我想知道馬云是否需要錢……可惜當時我還不認識他。
相信自己能有所成就是非常重要的。大學里看了那么多關于愛情的書,從來沒有談過一次戀愛。其實如果我當初勇敢的去追求一個女生,而不是去讀所謂的愛情的藝術,反正我在大學里也能追到一個女生。后來當了老師,有勇氣追上了第一個見到的女生,結果追到了。有了這樣的心態,這樣的勇氣,這樣的行動,我們才能在行動當中不斷提升,創業的事離你不遠,創業成功的事離你也不遠。
至于創業的早晚,其實并不重要。馬云做阿里巴巴的時候已經很老了,孫陶然做了三個公司,加起來市值還不如一個阿里巴巴。我在新東方20多年了,現在它市值50億美金。這些都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了幾十年,因為你點燃了自己的激情,點燃了生活的激情,所以你有了一個比你原地踏步時更好、更值得回憶的交代,甚至可以在世界上留下印記。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俞敏洪說說成功的秘訣:成功的人都差不多,不成功的人各有各的原因。
當今社會,大家都急功近利,所以很多人都有投機取巧的浮躁心理,最后的結果就是欲速則不達。其實成功有它既定的軌道,就像地球有它的軌道一樣。那么,什么樣的處事方式才符合成功的軌道呢?
首先要定好做事的目標。這個目標會幫助你建立人生一段時間的跑步軌跡。目標一旦確立,你所有的日常生活都會圍繞著它。千萬不要隨意改變目標,否則你的生活會陷入混亂。我有一個朋友做了十年生意,別人怎么做他就怎么做。結果他今天做衣服,明天做音響,最后什么都沒做出來。后來,他總結經驗教訓,開了一家工廠,專心做指甲鉗。幾年后成為國內指甲鉗之王,年產值數億元。
其次,做事要有耐心,慢慢來,不要急于求成。一個理想可以通過無數個階段實現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它完成了無數個小目標,積累成大事業。如果一天背1000個單詞,以后全忘了,不如一天背十個,一年背3650個。《易經》里有個卦叫“漸”,是從上到下的卦。《六爻》中說:物是變化的,物是緩慢移動的,以此來建功立業,輔佐國家。所以,如果你朝著某個目標,一步一個腳印,總有一天一定會成就你的事業。
第三,做事要分兩種方式,一種是付出很高的努力做事,一種是持之以恒的長期做事。任何人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了一件事,不需要再做一遍,就應該全力以赴去完成。比如,一旦你通過了任何一門考試,你就不用再考了。你應該在一段時間內盡力做好。但是有些事情是需要一輩子認真去做的,所以要一點一點的去做,長期的,每天不斷的去做。比如一個人思想和智慧的提升,就是不斷的生活痛苦和挑戰的結果。每天都要思考,每天都要進步。絕不是看了某本關于智慧的書,他就會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。
第四,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。一個人一生有兩件重要的事情要做:一是盡可能地享受這一生的美好,二是成就一番事業,獲得做人的尊嚴。我們要盡可能的集中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實現這兩個目標,千萬不要把時間花在和一些無聊的人打交道上,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漫無目的的上網上,千萬不要做每天寫無聊日記之類的重復性的、沒有成就感的事情。我們認真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能讓我們進步的事情。當然,辛苦工作之后,和朋友喝一杯啤酒,打打牌,或者背個旅行包自由旅行幾天,也是生活中至高無上的樂趣,只是不要沉迷其中。
總之,人生苦短,該出手時就出手!莫等閑,白了少年頭時,空悲切!各位看官有和高見,歡迎拍磚。
責任編輯 :
[聲明]本網轉載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此稿件并不代表本網的觀點,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。如果你認為此類稿件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將相關資質證明發送至mingyou360kf@sina.com,名優資源網工作人員會及時回復并處理!